时间:2024-06-07 13:10 编辑:吴廖凡 来源:旅行侠 次
近日,贵州省统计局发布《疫情影响下的贵州旅游业调研报告》,报告内容如下:
旅游业为典型线下消费行业,在互联网时代对旅游相关产业实体经济具有不可替代的辐射带动作用。由于具有流动性、现场体验性、消费升级性等突出特征,旅游业对公共卫生事件反应极为敏感。为了解新冠肺炎疫情对贵州旅游业发展的影响情况,省统计局成立调研工作组,制定调研方案,深入西江苗寨、开阳南江大峡谷等重点旅游景区景点现场调研。结合相关统计数据,形成调研报告。
一、当前贵州旅游业发展现状
由于旅游消费特征与疫情防控要求的直接矛盾,新冠肺炎疫情发生以来,贵州旅游业发展明显减速减挡,特别是2022年以来,疫情的影响已呈系统性全面性特点,从供给侧和消费端对全省推进旅游产业化形成严峻挑战。
(一)从旅游供给测看,市场主体处境艰难。疫情影响下的旅游相关市场主体大致呈三种状态:消亡、歇业、营业。
1、是大量市场主体消亡。根据省市场监管局数据,今年1-4月,全省注销市场主体 10.22 万户,其中批发零售业注销 4.55 万户,住宿餐饮业注销 1.89 万户,分别占44.5%和18.5%,平均每个县级行政区域注销批零住餐市场主体731.8个。调研了解到,一些外来的市场主体经营者由于亏损严重,已陆续撤出。从限额以上单位看,与旅游业直接高度相关的住宿业2021年退库140个。
2、是市场主体阶段性停业歇业较为普遍。调研发现,由于游客流量不足以支撑基本运营,景区及周边大量市场主体停业歇业。以西江苗寨为例,5月中旬调研时,现场观测到有较多门店处于关门状态,西江镇相关负责人介绍,1400多个市场主体目前处于正常营业状态的只占三分之一左右;市场主体负责人普遍反映,由于游客锐减,需求不足,越运营越亏损,一些市场主体选择停业歇业等候新的旅游流量。据交通部门数据,疫情发生以来,贵阳市53家旅游(包车)客运企业中,停运13家。
3、是在营市场主体苦苦支撑。尽管极其困难,但仍有部分旅游相关市场主体在努力维持经营状态,维护企业品牌,保障员工收入。如西江某酒店,据其负责人反映,酒店330个客房,今年春节期间每天接待的客人不到10人,“五一”期间最好的一天也仅入住25间客房,入住率极低,完全不足以维持正常运营;西江某餐饮店负责人反映,今年以来收入大幅下降,仍努力维持运营,保持品牌形象,支付员工薪酬;西江某超市反映,疫情发生前每日营业额2万元以上,目前每日1千多元;省内某高铁站一餐饮店反映,疫情对经营情况影响极大,“有时候半天营业额就100多元,发工资都不够”;开阳某景区负责人反映,今年接待游客量下降70%以上。从企业上报数据看,1-4月,全省限额以上住宿业客房收入靠前的法人企业中,有3家客房收入负增长90%以上,3家负增长40%以上;据省文化和旅游厅数据,已复工复产的228家旅行社综合收入同比下降72%。
(二)从旅游消费端看,旅游流量全面下滑。以西江苗寨为例,5月中旬工作日每天游客流量在500人左右,周末1000人左右,散落在景区内显得零星萧条。据行业主管部门监测,今年一季度,大多数景区景点接待游客流量大幅下降(表1列举了部分景区景点游客流量情况)。
疫情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冲击旅游消费端:
1、是直接限制旅游流量。有消费能力且有消费意愿的游客因疫情限制不能跨区域流动,无法实现旅游消费;各种会议、培训和公务活动转到线上,对住宿业接待流量造成明显影响。
2、是消费体验明显下降。少部分时间较多的游客在疫情常态化防控期间得以流动,但由于各地防控政策不同,一些地区存在层层加码、“一刀切”和过度收集游客个人信息等情况,游客流动缓慢,效率低下,作为享受型消费的游客体验感和安全感下降。
3、是旅游消费热情出现疲惫期。疫情持续时间长,影响程度深,很多消费者的旅游计划因疫情一再被打乱,被搁置,消费心理出现疲惫,短期内外出旅游的热情明显锐减。
4、是消费结构降级。旅游消费属于体验型升级性消费,对中低收入群体而言,属于“可有可无”的消费类型,疫情背景下,较多相关行业市场主体被迫裁员降薪,消费者预期收入不乐观,支出结构性调整在所难免,一般中低收入家庭首先要确保教育、医疗、住房等刚性支出,旅游消费意愿一定时期内受到抑制。
二、旅游业发展面临的主要挑战和困难
从外部因素看,当前贵州旅游业发展受疫情系统性影响程度较深;从内部因素看,旅游业发展自身存在一些问题和短板。无论宏观层面的挑战还是微观层面的困难都前所未有。
(一)宏观层面的主要挑战。旅游产业化是我省经济发展重要抓手之一,从宏观视角看,旅游业高质量发展主要面临以下难题。
1、是积累多年的旅游流量断崖式下滑,需求与供给严重不匹配。以某景区为例,疫情发生前,游客流量从2008年的70多万人次发展到2019年的突破400万人次,平均每天1万人以上,而当前游客流量完全不在一个量级。据相关负责人测算,维持该景区现有市场主体正常运营的每日游客量至少需要3500人,今年以来仅“五一”期间达到这一流量要求,平时流量仅相当于最低流量需求的六分之一左右。其他多数景区景点情况相似。
2、是旅游大提质面临诸多困境,旅游产业化进程放缓。旅游大提质需要大量资金、人才和其他相关要素支持,但疫情降低了社会资本对旅游及相关产业投入的收益预期,预计短期内很难有新的增量进入旅游相关产业,现有社会资本还可能继续“逃离”。单靠政府投入要解决低效闲置项目盘活、债务清偿、产品和品牌打造等难题,难度极大。
3、是旅游季节性短板未实质性改观,淡季过淡过长的问题亟待探索解决。长期以来,贵州旅游业旺季集中在6月至9月及部分节假日,即便不考虑疫情因素,长达7个月左右的淡季旅游业态明显不活跃,旅游饱和度低,旅游资源淡季低效运营甚至闲置的情况仍然普遍存在。四是旅游产业和旅游消费信心受挫,重振需要较长时间。疫情对旅游经济造成了全面系统的打击,对旅游从业者和消费者心理造成一定程度创伤,整个行业供给测和消费端短时期内信心很难恢复到疫情前水平。
(二)微观层面的主要困难。由于流量锐减,需求萎缩,旅游业微观层面主要面临以下困难。
1、是市场主体面临多重困境,生存艰难。从收入端看,由于大量景区景点门可罗雀,游客稀少,旅游相关市场主体如同处于“荒野求生”状态,收入远低于常规年份;从支出端看,市场主体人工、房租、水电、利息等刚性支出降幅不大。入不敷出,加上融资难,资金流动性放缓,企业周转困难,实力弱的市场主体自然淘汰。
2、是疫情系统性影响持续扩展,对基本民生影响较大。一方面,部分旅游市场主体为降成本求生存,被迫实施裁员降薪,或从业人员因收入下降主动离职另谋他路,就地就业机会减少,对中低收入群体生活水平造成直接影响,如西江镇反映今年有大量劳动力外出务工。另一方面,疫情影响的系统性已传导到其他相关行业,调研组随机调研了贵阳市、遵义市等城市出租汽车司机,普遍反映疫情期间收入明显下降,由于刚性支出未同等下调,加上油价上涨,对数万出租车司机家庭生活基本生活有一定影响。
3、是旅游发展中的一些矛盾进一步凸显,可持续发展遇到瓶颈期。如某景区反映,景区市场主体经营者大多为外来商户,租赁当地村民房屋开展住宿、餐饮等经营活动,受疫情影响收入大幅下滑,商户无力按原合同约定付房租,多方协商村民仍不愿降租。由于不堪重负,部分商户选择直接放弃经营撤出景区,为区域旅游营商环境和将来游客流量恢复后的旅游接待能力埋下隐患。通过从旅游供给侧到消费端、从宏观层面到微观层面的全方位调研分析,综合判断,2022年以来,贵州旅游业正面临近年来最困难的时期,形势极其严峻。
三、对策建议
贵州山奇水秀,气候独特,生态良好,红色文化和民族文化交相辉映,各种优质旅游资源深得省内外游客喜爱。坚定不移实施旅游产业化,奋力推动旅游大提质是省委、省政府重要战略决策。受疫情影响,贵州旅游流量大幅下滑,市场主体生存艰难,旅游产业化推进缓慢。但我省旅游业基础条件未受疫情影响,全省上下推动旅游产业化的信心和决心未受疫情影响。要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视察贵州重要讲话精神,抢抓新国发2号文件发展机遇,精准打好打赢疫情常态化防控“持久战”,以旅游大提质为目标,稳妥推进旅游产业化“四个行动”,全力稳住疫情常态化防控期间的旅游业基本面,做好迎接疫情过后旅游业快速增长的各项工作准备。
(一)着力提升游客流量,从面上稳住一批市场主体。旅游业为典型的消费行业,市场需求对行业发展起决定性作用,提升旅游流量是解决当前旅游业发展问题的关键所在,要以基本流量保基本运转。经过两年多的常态化疫情防控斗争,我们已经总结了大量精准防控经验,已具备在确保安全的情况下提高防疫效率,减少对同一个对象低效重复防疫,促进旅游流动速度的条件。要分级分类精准防控,鼓励安全流动消费,适当“开闸放流”,抢抓6月至9月常规旅游旺季和节假日机遇,实现流量稳步回升。
1、是对境外及省外中高风险地区来黔人员做好精准闭环管理。近期我省成功闭环管理了多例省外来黔后检测阳性人员,从入黔点即切断传播可能,这一经验可持续推广,各地各有关部门务必绷紧神经,压实责任,以精准防控保正常流动。
2、是适当鼓励省外低风险地区游客来黔旅游。研究相关措施,从全省防控的高度和空间实施精准管理,对低风险地区团队和散客来黔旅游的,入黔后确认安全即可自由流动,不必每个景区景点都做重复要求,提高游客流动速度和旅游体验。
3、是对省内游客流动不得设置障碍。当前全省疫情总体上处于安全状态,要切实减少对同一对象的低效重复防疫。只要近期行程码未出过省的游客,实行无障碍流动,严禁各地在高速出口、车站码头限制本省游客流动;严禁要求填报个人信息。各景区景点可针对省内游客实施优惠活动,鼓励本省游客深度旅游。
(二)着力实施精准帮扶,从点上保住一批市场主体。各地各有关部门要深入基层加强调研,畅通问题反映和处理渠道,梳理困难企业的问题清单,建立问题台账,明确责任单位,实施精准帮扶。对共性问题,要上升到政策层面,快速反应,精准施策;对个性问题,要深入市场主体,整合各方资源给予帮扶,努力帮助解决企业发展中的瓶颈问题,渡过当下难关。
(三)着力推动各项惠企纾困政策落地落实,发挥普惠政策“及时雨”作用。国家和省出台了一系列惠企纾困政策,这些政策都有较强的针对性和可操作性,各地各有关部门要认真研究抓好落实,确保每一项政策及时惠及符合条件的每一个市场主体;要加强对政策落实的督促督查,切实打通涉及每个市场主体的政策落实“最后一公里”,全力稳住旅游及相关产业供给侧基本面。
(四)倡导团队旅游和社会集团旅游消费,释放特定群体消费潜力。可针对特定群体(如离退休人员)组织温泉疗养等特色消费,以团队形式加强疫情防控和旅游服务;鼓励机关和企事业单位职工带薪休假并加强督查检查,有条件的地区可探索将工会津贴等发放为旅游消费券。
(五)努力降低平台订单提成,提升实体经济利润空间。当前普遍使用的网上订单平台提成过高已成为市场主体共识,实体经济无力改变现有平台跨区域虹吸旅游红利现状。建议一方面从政府层面与相关平台展开谈判协商,争取从面上降低平台提成;另一方面大力打造贵州自己的智慧旅游平台,聚合全省旅游资源,运用优质资源和优势价格将游客订单逐步转移到本省平台上来。
(六)着力解决旅游发展中的矛盾和安全问题,为旅游业快速恢复营造良好发展氛围。一方面,疫情影响下因为生存和发展需要,一些矛盾可能被激化,比如某景区反映的民房租金问题,当地目前无更好解决办法,无政策依据,协商协调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各地各有关部门在调研中,要梳理类似发展中的矛盾问题,认真分析,努力找到解决问题的突破口,推动旅游业发展各方“抱团取暖”,共渡难关。另一方面,由于疫情造成大量市场主体退出市场或停业歇业,旅游相关设施可能长时间缺乏维护,存在安全隐患,要定期检查维护,排除隐患,确保疫情期间基本旅游安全,为疫情后旅游流量大幅回升提供安全优质的旅游保障,为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营造安全的旅游环境。
(严正申明:未经授权,转载请注明本站出处链接,否则将追究法律责任!近日有不法网站严重侵犯本站权益,已走法律程序!)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最新标签
热点旅游资讯
最新旅游资讯
攻略景点特产资讯
猜你喜欢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旅行侠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