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旅游侠网www.lvyouxia.net,开始您的畅游之旅吧!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旅游资讯 >

农村山乡迎巨变 旅游助力振兴

时间:2022-12-26 10:22 编辑:郭晓结 来源:旅行侠

  农村山乡迎巨变 旅游助力振兴!当青山绿水、田野星空成为“诗与远方”的布景;当鸡鸣犬吠、吆喝叫卖成为实景演出的音乐;当田间农具、乡土物件成为村博物馆的展品;当土生土长的农民成为民宿管家与景点讲解员……这个黄河近岸的小村庄——陕西省榆林市佳县坑镇赤牛坬村,正收获着属于自己的喜悦。近段时间,赤牛坬村被文化和旅游部授予“中国乡村旅游模范村”“全国乡村旅游重点村”等荣誉。

  11月5日,央视1套《山水间的家》节目播出,由主持人尼格买提带领的拍摄团队走进赤牛坬村。他们与村民们一起上山打枣、排练演出,烧农家饭、观民俗博物馆。荧屏中如诗如画的乡村美景,充分展示出赤牛坬村的宁静、隽秀与美好。

  农民变演员

  赤牛坬村位于佳县城南40公里处,四面龟山怀抱,枣林层叠,屋舍错落,流水潺潺,可谓一步一景。

  这里曾经是一个深度贫困村,村民以种植红枣或外出打工为生,微薄的收入难以养活村里的老老少少。为了实现脱贫增收,近10年来,赤牛坬村深入挖掘文化潜力,大力发展旅游业。其中,村民自编自导自演的大型原生态农民实景剧《高高山上一头牛》受到游客欢迎,直接带动200余名村民就业不说,更实现了年均旅游综合收入近千万元、村集体收益70多万元、195户群众户均增收1.5万余元,让全体村民捧起了“文化碗”、吃上了“旅游饭”、走上了“致富路”。

  “前山高,后山长,我家就住在高坡上。拉着老牛扛着耩,爷爷的爷爷就这样……”舞台上,身穿陕北传统服饰、头戴传统头巾的村民以地为台、以农为题,“走进乡间是农民,登上舞台是演员”,他们既为游客还原了乡村生活的模样,也展现了赤牛坬村人世代传袭的精气神儿。

  “舞台上的黄牛、纺车、石碾子和玉米、红枣等,就是大伙平时劳作用的工具、收的粮食,打夯、碾碾子、纺线、耕地播种就是他们日常生产生活的真实再现。这台由100多名村民完成的演出生动再现了农耕劳作的场景,接地气,我们看得很带劲!”游客王女士连连称赞。

  眼下正值农忙时节,白天,村民们抓紧打枣,村党支部书记高根强借机带领村干部检修舞台,为迎接下一批游客做准备。“为了让游客住下来并玩得尽兴,除了演出之外,我们还想继续拓展体验项目,明年要打造‘牛岭一条街’和‘陕北洞天’等景点……”高根强畅想着。

  10年来,赤牛坬村因地制宜发展文旅产业,走出了一条乡村振兴的特色路,“折腾”成了远近闻名的乡村旅游模范村。“我们村发展乡村旅游、助推乡村振兴的路子走对了,信心更足了。去年,我们村共接待游客28万人次,实现旅游综合收入690万元,村集体收益70多万元。接下来,我们要继续发扬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延安精神,继续走好大胆探索、创新实干的发展道路,找准定位,大胆创新,继续在文旅产业发展之路上精耕细作,再创佳绩。”高根强说。

  农具变藏品

  如果说实景剧的劳动场景和歌声是赤牛坬村的“非物质文化”,那么,赤牛坬民俗博物馆里的藏品就是看得见摸得着的文化宝藏。与人们印象中“高大上”的博物馆不同,这座民俗博物馆没有围墙,就是一组典型的黄土高原的窑洞。从外面看,密集的窑洞上下排开颇为壮观,置身其中,一条长长的套洞将各窑洞有机连接,每进入一个展区,仿佛步入一个记忆的时空。

  走进民俗博物馆,讲解员首先介绍的就是赤牛坬村的“身世”,它和牛有着不解之缘。赤牛坬村始建于明末清初,300多座窑洞依山而建,人们称之为陕北“布达拉宫”。村里有一条街叫牛领街,有一个寨子叫牛岭山寨,村民自古以牛为图腾。博物馆内展示了众多农耕用具、生活用品、家具摆设、五谷杂粮样品等,一系列展品再现了陕北农村的生产生活场景。

  “这里由67间展室和3万余件展品组成,每一件都是村民日常生活的物件,很有乡土气,很多城里人都说在这里能寻到‘乡愁’。”村民老高是展览馆讲解员,讲解一场可挣50元,每月他都要讲解十几场。他觉得这个工作有意思,收入也很不错。

  “过去那种农耕场景、乡村风俗、务农器具等只能在老相片和影视作品中见到,在赤牛坬民俗博物馆,我找到了实物。这里就像陕北农耕文化的一块活化石,既留存了黄土高坡上一个民族的记忆,也留住了农耕文化的根脉。”85后游客杨亮兴奋地说。

  山村变景区

  2009年,赤牛坬村确立了以黄土高原农耕文化和传统民俗为主题的旅游产业发展思路,村集体成立了佳县大美乡村旅游公司,承包村集体旅游资源。承包收入的70%用于农民分红,30%用于村集体投资发展。经过6年多的建设,赤牛坬旅游区于2015年9月对外开放。

  之后,沿黄旅游公路开通,赤牛坬游客骤增,窑洞民宿和农家乐应运而生。村民李延利曾是村里最困难的贫困户,夫妻俩靠种地一年收入几千元,难以供两个孩子上学。在村集体的帮助下,李延利开起了农家乐,并于2018年成功脱贫,如今年均收入达到五六万元。“乡村旅游的发展给我们的生活带来了很大改变。”李延利说。

  “赤牛坬村开办了26家农家乐、4家货摊、6家窑洞民宿,推出了7个游戏娱乐项目。其中,农家乐户年均收入达到4万元以上,最高的超过8万元。”高根强介绍,村里有130多名村民参与《高高山上一头牛》演出,每场都可获得报酬,每人年均增收6000多元。此外,景区还优先向脱贫户提供后勤、环卫、临时用工等32个岗位,每人年均工资1.5万元。

  赤牛坬村只是佳县发展乡村旅游的一个缩影。近年来,佳县大力发展文化产业和旅游业,逐步建立起以政府投资引导、企业投入和社会融资为主体的多元化投入机制,形成了红色研学游、红枣生态游、秦晋峡谷风情游、陕北民俗体验游等多条旅游线路。2021年,佳县累计接待游客190万人次,实现旅游收入4亿元。

(严正申明:未经授权,转载请注明本站出处链接,否则将追究法律责任!近日有不法网站严重侵犯本站权益,已走法律程序!

标签:

网友评论

说点什么吧
  • 全部评论(0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旅行侠立场。

猜你喜欢